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庆征文
陶镇岗:却顾所来径——中医药学校学习工作经历摭忆
时间 : 2018-10-07 09:45:26

一、求学之路

我叫镇岗,1941年生,本村小学六年毕业。1956年被父亲送到乳山县人民医院中医学习班学习中医,从此走上学习中医之路。师从乳山县当地名医于鸪忱、于风池、孙宝武三位老师(于鸪忱老师是北京国医学院毕业)。教学和住宿条件都很差,教室医院会议室,住在农村民房,点油灯,睡土炕。老师轮流讲课,并随师临见习。学习的课程有《雷公炮制药性赋》《伤寒论今释》、《匮要略今释》《汤头歌诀》、《李濒湖脉学》、《温热经纬等中医古籍。由于各位老师的认真教学,毫无保留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我们,使我对中医理论有了初步认识,从不懂到初懂,慢慢喜欢中医,热爱中医,增强学习中医的兴趣。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主要原文,白天随师学习,夜晚在煤油灯下苦读背诵,只有烂熟于心,才能领悟中医的精妙,背诵中医经典,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回想起我现在记住的四大经典原文,都是那时的辛苦,对我的临床和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于1959年顺利毕业。毕业后我分配到海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继续跟随两位老中医临床实践,随师一年临床实践学习,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一定提高。1960年我从海阳县人民医院直接到烟台中医学校插到五八级医一班学习,开始了我中专学习的生涯。五八级是烟台中医学校第一届学生,有两个班,一班和二班,共有80余名学生。学生来源是由原烟台地区各县卫生局推荐具有中医基础或针灸基础的学员来校学习,所以这两个班的学生在年龄学历、中医基础理论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方甫校长、刘琛南主任、刘明德校长、宋健民主任、吕广振、吕扶民、马禹安老师等都曾给我们授课和带教。当时学校条件非常差,整个学校均住在农村,从领导办公到学生教室宿舍都是简易破旧的民房,黑暗潮湿,透风漏雨,双人床,床挤床,空间狭小,与现在的办学条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1960年是三年困难时期最艰难的时候,物资匮乏,粮食供应不足,学校就用瓜菜糠麸树叶等代替粮食给师生员工充饥,发动学生捋树叶、挖野菜。学校虽然想尽一切办法,大家仍然吃不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症时有发生。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学校采取劳逸结合的办法,下午提前下课,同学们在宿舍休息,由于饥饿难忍,我们就三五成群到周围百姓菜地里挖白菜根来充饥。除了上课和见习外,我们吃的粮食都是自已拉着地板车去十几里路外的烟台市内自搬自运,还经常助农,帮助村民干农活。学习环境虽然差,生活上虽然吃不饱,但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不减,互帮互学的精神不减,尊敬师长的作风不减。

俗话说“搬家三年穷”,中医学校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从金沟寨搬到世回尧,1961年又从世回尧搬到莱阳。到莱阳后仍然是一穷二白,教室宿舍均平房(现在附属医院院内) ,条件依然简陋,我们的宿舍全是大房间,一排排大通铺,同学们挤在一起欢声笑语。空旷的校舍没有院墙,师生员工自己动手拉着拖车不分昼夜搬砖和石头齐心协力砌院墙,手磨起血泡,鞋袜穿破,同学们从来不叫苦不退缩,互相鼓励,顺利完成任务。虽然条件差,但是终于有了我们自己的校舍,从此再不用搬家,安心的在自己的学校读书学习。

1961年自然灾害仍在持续漫延,农村更是重灾区,营养不良、水肿、低血糖等病人较多,学校组织医疗队下乡为百姓服务,我分配到即墨县营上公社,我们几位同学住在农村,帮助赤脚医生看病打针拿药,分发上级救济的营养物品,还要走家串户为村民服务。我们看到有的百姓因低血糖走在路上突然晕倒,老年人的水肿尤其严重,按压两小腿凹陷久久不能复原,老年慢性病死亡的时有发生。在短短的救灾医疗中,我们目睹这些悲惨的情况,对我们的教育很大,大家表示回校后一定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1962年我们五八级同学面临毕业实习,我们一组四名同学分配到济宁地区人民医院。我们分为两组跟随不同科室的老师实习,中间经常轮换,同学们如饥似渴的随带教老师临床实习,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都能耐心详细的解答。我们每天把随师临床经验和疑难病症记录下来,晚上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互相交流,对照书本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学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我们都能做到三勤(嘴勤、手勤、腿勤),上班第一个到诊室提水打扫卫生,准备一天的工作,下班整理好诊室最后一个离开诊室,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现象,经常帮助老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带教老师关系搞的非常融洽。在实习期间,多次受到医院领导和带教老师的表扬,他们认为我们同学在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动手能力、对病人态度、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等方面都很好。毕业实习顺利结束返校。

  二、参加工作

1962年下半年毕业,我们六名同学分配到临沂地区,然后由地区分配到各县,每县一人。我分配到苍山县磨山人民医院, 距县城有十五公里,是苍山县的分院。当时苍山县的卫生条件极差,鸡鸭猪满街跑。粪便到处有,缺医少药,传染病多,疟疾 、流脑、乙脑、麻疯病、结核病等,每年都有发生,有的医生说凡是书本上有的传染病这里都有。社会治安状况也不好,当地流行一句顺口溜“深山到磨山蟊子万万千”,就非常形象的描述当地治安形 势。就在这样的环境我来到医院。医院有三排平房,老中医一名,西医三名,护士数名,病床十几张。医院虽然条件差,但病人很多,由于西医人员少,中医也要值夜班。对于我刚从学校毕业的中医,既没有临床经验,又缺乏急诊知识,困难很多,压力很大,难以胜任,又不能拒绝,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甘当小学生,不耻下问,急诊处理不了的病人,及时请教西医大夫;护理问题请教护士;化验单看不明白请教检验人员。同时买来《实用内科学》、《农村医生手册》、《常见急症手册》、《常用药物手册》等西医书籍,夜以继日的学习,补充不足的西医知识。来院后碰到一位挚友,他是烟台医专毕业的西医大夫,因为是老乡关系,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亲如兄弟,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西医知识有很大提高。

中医带徒。来院不久,卫生局和医院的领导对我说,叫我跟随王继恩老师学习,叫“名师带高徒”,并举行有卫生局和医院领导参加的拜师仪式,从此与恩师同住、同吃、同诊室看病,并随恩师外出会诊,耳濡目染恩师为人可亲可敬,对病人态度和蔼,百问不烦,详细解释病情,深受病人的欢迎。我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恩师都能帮助解决。恩师在担任苍山县卫校中医班《中医妇科学》、《温病学》的教学任务,我就亲自为恩师找书籍查资料,书写讲稿,帮助恩师做一些工作,多次受到卫生局和医院领导的表扬。在随师学习中使我在中医临床和继承恩师的经验等方面,收获颇丰,终身受益。我是1974年调回学校,回校后始终与恩师保持通信联系。

“文革”动乱的年代。我在苍山县工作十二年,亲眼目睹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到处是造反组织,批判所谓的“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大字报满天飞,谣言四起,打砸抢,红卫兵串联,高音喇叭不分昼夜的扰民,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大部分医生护士也不例外,天天写大字报,搞大批判,大串联,有的医生乘机回家种地长期不上班,我离家远,除了参加写大字报搞大批判以外,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坚持上班,每天的病人络绎不绝,有时夜间急诊45次,白天还要照常上班,根本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从来没有参加打砸抢等违法行为。

接受毛主席接见。1966年下半年毛主席在北京不断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红卫兵和群众。当时各市县政府还没有被红卫兵夺权,由各级政府有组织有秩序的组织红卫兵进京接受毛主席接见。我有幸和另一位医生被选为跟随苍山县红卫兵进京接受毛主席接见的保健医生,当时火车上人山人海,插脚的孔隙都没有,我的眼镜挤掉瞬间踩的粉碎,根本不能弯腰,车厢内红卫兵唱着革命歌曲,一路高歌,一路颠簸终于到达北京。第二天我们在长安街两侧排列整齐的队伍,等待毛主席的接见,时间不久,红卫兵高呼毛主席来了,顿时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人声鼎沸。我看到从东向西多辆敞篷轿车缓缓驶来,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当时的称呼)乘着第一辆轿车,站着微笑向广大红卫兵招手,随后是刘少奇主席(当时还没有打倒)和周恩来总理以及其它中央领导的汽车徐徐驶来,红卫兵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我的心情与红卫兵的心情一样,非常兴奋激动,激动的热泪盈眶,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刻。毛主席接见结束后,红卫兵在北京大中专学校串联并参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院以及大字报,串联数日后顺利地返回。

“文革”的烟云虽然早日散去,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吃一堑长一智,经过十年动乱的教训,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老实做人,老实做事,遵纪守法。

  三、回校任教

调动工作一波三折。1974年还在“文革”动乱  时期,但形势有所缓和,苍山县卫生局准备办一个中医培训班缺少教材,卫生局领导叫我与另一位同志回校购买教材。刚进学校大院就碰到于源校长(当时是人事科科长),他问我陶镇岗回校报到吗?当时就把我问懵了。我说报什么到?于校长详细地把调动工作之事给我讲,他说学校缺少老师,校领导在1973年去省内各市县卫生局和医院调查了解历届毕业生的表现情况,从中发现表现好的同学调回学校任教,很幸运我是表现好的学生之一。学校通过省委组织组(组织部前身)早日下了调令,调你们三名同学回校,其中有两名同学是烟台地区。于校长又说你回去后到卫生局问一下,我再到省委组织组开一个催调令到卫生局催一催,争取早日返校。从学校回来后,我去卫生局和人事局询问调动之事,经过多次软磨硬抗和于校长亲赴苍山县卫生局催调,卫生局终于放行。从第一次调令到催调令历时近一年时间,我于1974年下半年回到阔别十二年的母校,从此走上教师这光荣的岗位直到退休。

回校后学校的条件还是比较差,人事科仍在平房办公,教研组在教学楼一层(现在的病房楼)的教室内,中西医教师均在一起办公。因我长期搞临床,对教学工作不熟悉,非常陌生,所以就要抓紧补上这一课,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天天听课,学习他们的讲课和板书方法,抄写老师的讲稿,从一点一滴学起,汲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融会贯通,在短时间内,慢慢熟悉讲课方法和教学规律。我的讲稿都是在参考老教师讲稿的基础上书写出自己的讲稿,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的讲稿也在不断的修改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讲稿,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领导决定我在中药方剂教研组教学,吕广振老师是中药方剂教研组组长,从此跟随吕老师给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讲《中药学》、《方剂学》。吕老师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长辈,十几年来,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办公,讲同样的课程,我亲眼目睹吕老师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认真备课,认真讲课,深受学生欢迎,团结中青年老师,倾听他们的意见,虽然年迈体弱,还以身作则,坚持坐班,为我们树立学习榜样,在吕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教研组的工作搞的有目共睹,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班组。

我从1974年回校至2001年退休,在二十七年的时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教学工作。主要讲过中医班、中药班,针灸班《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中医提高班《内经选读》;中医进修班《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干部中专班《中药学》。担任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前身)中医函授大学《中药学》、《方剂学》兼职教师十几年,主要利用暑假和寒假为他们授课。

要想教好学,首先要备好课。我本着给学生一碗水,自已要有一桶水的准备。我继承了吕老师认真备课,认真讲课的好传统,提前把讲稿写好,把需要讲的内容详细写在讲稿上,重点难点内容、解释的名词,病症等,用红笔勾划清楚,板书简单清晰,尽量用通俗语言讲明白,尽量结合临床。为了一个病症,曾多次请教老教师,或查资料找出处,往往到深夜。为了备好课,假期回家也要带着书,空闲时也要看上几眼,对于我半路回校教学的老师不敢有半点分心、半点大意、半点懈怠。在二十七年的教学工作中,多次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一届优秀教师,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师荣誉证书”和“辞海”一部;2000年被评为莱阳市劳动模范,获得中共莱阳市委,莱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莱阳市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一枚。

我老伴刁月华随我一起调回学校,在门诊保健科任校医(附属医院前身)1986年突患支气管哮喘,每次发作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病情危急,都要紧急送往145医院或中心医院急救。多年来已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当时因孩子小正在上学,只有我学校医院两头跑,晚上在医院陪护,白天回校上课,上完课再回医院,有时与老师调课,基本没有耽误学生的课程。

(二)教研组工作。吕老师因年龄关系退下来,由我接任组长。当时组内有工农兵大学生,还有每年分来的山东中医学院的本科生,他们学历高,知识面广。我只有中专学历来担任这一重任,思想压力大,顾虑重重,难以胜任。好在有德高望重吕老师的辅佐,亲自指导备课、亲自听课,以老带新,老中青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杨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研组工作搞的比较好,曾多次评为学校先进班组。多年来有许多外校老师和医院医生来组内学习,其中有莱阳农学院、青岛卫校、临沂卫校等老师,黄县人民医院的中医、蓬莱部队的军医等。跟随老师备课听课,我们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对我来说就是门外汉,从来没有接触这项工作。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学校在1977年共招收四个中医班,学生入校后经过学校组织统一考试,把成绩好的同学编为一个班,即中医二班,为“重点班”。领导把中医二班的班主任交给我,因我来校才三年,对学生工作一窍不通,学生思想工作怎样做,学习怎样抓,心中无数,思想压力非常大,吃不香睡不好,领导做我的工作,鼓励支持我 ,只好迎着困难接受了重点班班主任的工作。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在众多老师的帮助下,没有经验在工作中摸索经验,边干边学,经常深入宿舍班级了解情况,找同学谈心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同学有病,能及时送去热汤热饭,使他们能感受到在学校的温暖。经常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同时要抓好两委班子,主要抓住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两人,给他们规定各自的任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在三年的学习中,不论在学习、纪律或者是团结等方面,都起到重点班的带头作用,顺利毕业。毕业后经过几年的锻练,有的同学担任医院院长,有的担任卫生局领导,大部分同学都是医院的骨干力量。

    1983年我又担任中医理论进修班班主任,学员都是来自全省各级医院的中医,有地区医院、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等。年龄大部分在30岁至40岁之间,他们都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在管理上难度很大,有吕老师协助我抓管理和学习,当时吕老师已60多岁,还以身作则每天早晨和我一起随学生跑操,经常深入教室传授经验。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和吕老师的大力帮助亲自指导下,学习班顺利结业,没有发生大的问题,有许多学员与我至今还保持着电话联系。

    ()带教工作

1.检查和指导毕业实习。1975年七三级同学毕业实习,由宋恒善主任(教务处副主任)负责和我管理指导乳山片毕业实习。七三级医三班和四班去乳山。宋主任和我住在乳山县夏村镇医院(乳山市中医院前身),学生分配到县人民医院和条件好的乡镇医院,实习点多,学生分散,难以管理。我们经常分头深入到各个实习医院检查指导实习,大部分时间与同学们在一起,征求医院领导和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意见,征求学生对医院和带教老师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常安排带教老师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我们及时检查指导,医院认真带教,同学们的努力,没有发生大的问题,做到医院满意,学生满意,顺利完成毕业实习任务。

2.下乡带教。为了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学校组织医疗队到招远县农村。我带领一个小组在招远县一个偏僻乡村,与村民同住同吃同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给村民看病治病,搞卫生,参加劳动,宣传卫生知识。还有一次由张忠田主任负责和我带领七四级医专业同学到临沂地区临沭县搞开门办学,吃住也在农村,为村民治病防病,还到乡镇卫生院见习。当地卫生条件、医疗水平都很差,缺医少药现象严重。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锻练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针灸给病人扎针治病,既能为病人解除病痛,又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同学们了解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提高学生更加热爱中医药事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教材编写。在开门办学、开门编教材的形势下,学校组织一个编写组,在刘明德校长的领导下,有我和张恩勤老师负责编写,于振考老师负责刻字打印。我们于1975年下半年在掖县(莱州市前身)某一公社驻地开始编写。办公和住宿均在农村民房,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没有取暖设备,就是一张大桌子,条件非常简陋。《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等都要编写。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经常加班加点至深夜,从来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由我和张恩勤写出初稿,经刘明德校长审阅后,打印成册,历时近半年时间才完成任务。经过这段时间的教材编写,对我的文字水平和写作方面都有提高,对今后教材编写和撰写论文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1977年主编校内教材《中药方剂学讲义》约30万字;1987年在吕广振老师的领导下,有吕广振、陶镇岗、王海亭、唐永忠四位老师点校清·汪讱庵撰写《本草易读》,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2月出版;1986年由吕广振老师主编的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统编教材《中药学》任编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在编写过程中,我始终协助吕老师对教材文字、标点等的修改和全部的统编工作,1988 年上半年与吕老师去济南对《中药学》校对定稿近半月,为《中药学》顺利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参与编写《赤脚医生复训教材》中药方剂部分,1977年出版;参与编写山东省乡村医生学习辅导教材《中医学问答》方剂部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参与编写《经方研究》任编委,1989年出版;参与编写《中医内科临证备要》任主要编写者,济南出版社1992年出版;参与编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全国中医药类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药学》复习大纲和复习教材,任编写人员,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参与编写《高教自考助读》任编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出版;参与编写《中药易览》任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出版;参与编写《杏林荟萃》任副主编,并负责全书的修改和统稿工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出版;参与编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中医综合考试《复习考试指南》任编写人员,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由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编写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教材《实用单验方精选》任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1992年至2002年,我每年都去北京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中药学》复习大纲和辅导教材的编写及命题审题工作。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聘为命审题专家。我们共两个组,中药组的专家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钟赣生教授,江西中医学院孙龙川教授和我;中医基础组的专家有北京中医药大学董连荣教授,湖北中医学院黄明贵教授,安徽芜湖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袁银根教授。十几年来,我们在北京相聚,都是来去匆匆,根据要求严格命题审题并做好标准答案,基本做到零失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命题老师校内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每次命审题都要加班到深夜,去北京十几次我们都没有爬过长城参观故宫。

(六)发表的文章。关于发表文章,在1983年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怎样选题写什么内容心中无数。既想写又不知道写什么,在这样的矛盾中,犹豫许久,写了撕撕了写,反反复复多少次,也浪费许多纸张。万事开头难,下定决心学习写文章,在教学之余,多跑图书馆,多看杂志,多看书,把精彩的内容抄录下来,看看人家怎样选题,都写了什么内容。经过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使我有勇气开始学着写文章。从1983年第一篇文章发表以来,激发我以后发表多篇文章的兴趣,同时也带动青年教师在教好学的基础上,都主动到图书馆看书学习,找资料,写文章,有许多教师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不少的文章。下面是我发表在各种杂志上的主要文章。

“山东地道药材——莱阳沙参”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3年第5期,第一作者;“浅谈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3年第6期,第二作者;“内服硫黄治疗慢性泄泻的体会”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4年第4期,第二作者;“毛白杨的临床应用”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5期第二作者;“桂枝汤加味治疗皮肤瘙痒症”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第一作者;“桂枝汤临床运用概况”刊载《国医论坛》1986年第3期,第一作者;“消积破石汤治疗胃柿石症的体会”刊载《江西中医药》1986年第6期,第一作者;“补中益气汤新用”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7年第3期,第二作者;“芍药甘草汤治验十则”刊载《吉林中医药》1988年第6期,第一作者;“归脾汤治疗血证举隅”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9年第4期,第一作者;“顽固性呃逆治验”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88年第5期,第一作者;“活络效灵丹合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7例”刊载《山东中医杂志》1991年第5期,第二作者;“血府逐瘀汤治验三则”刊载《四川中医》1992年第4期,第一作者;“仲景应用附子及其配伍浅析”刊载《中医函授通讯》1992年第5期,第一作者;“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刊载《开卷有益》1992年第5期,第二作者;“热入血室误治—案”刊载《新疆中医药》1992年第1期,第二作者;“珍贵药材——莱胡参”刊载《农民日报》1993917日,第一作者;“张仲景安神十法探析”刊载《国医论坛》1996年第6期,第一作者;“理气十三法述要”刊载《中医药基础研究与临床》一书1995年出版,第一作者;“张仲景治疗咳喘证的分型与方剂浅析”刊载《中国中医药报》19959月版,第一作者;“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药”、“上病下取话大黄”均刊载《中国中医药报》第一作者,时间记不清;“《金匮要略》利水方剂探折”刊载《中医函授通讯》1999年第4 期,第二作者;1981年至1990年期间获《山东中医杂志》优秀作者;“桂技汤加味治疗皮肤瘙痒症”获1992年“齐鲁杯”第一届优秀论文交流会优秀奖。

结束语

回忆我这一生走过的路,既没有轰轰烈烈突出的事迹,又没有大的沟沟坎坎,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应该做的一些平凡之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写,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和回忆,写了以上内容。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就步入耄耋之年,精力体力大不如以前,记忆力减退,提笔忘字,内容重复,前后颠倒,错字和词不达意的地方,再所难免,敬请雅正。

分享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