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庆征文
郑民:感悟厚重文化 体验学校精神—— 中专时期教学评估亲历记
时间 : 2018-10-07 10:24:16

回首沧桑一甲子,辉煌已铸六十年。1958年,学校在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国家、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中医人才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建校以来,学校以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优良传统凝聚成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济世救人、乐育英才的历史担当,开创出卓绝的办学实绩。60年的风雨兼程收获了几多春华秋实,在流淌着文化的沉淀、医学的印迹、育人的回声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名中医药学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俯首往昔,百感交集。俯身撷取学校中专时期相继参与国家、山东省组织的教学评估的几朵浪花,碎玉明珠般的记忆画卷慢慢变得清晰而深沉,让我们在回忆中感受中医药人的创新和实干、智慧和勇气,在追思中体悟学校在峥嵘岁月中能够跨越式发展并最终走向辉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缘由。

加入评估团队

1999年7月2日,在度过建党生日的第二天,学校在图书综合楼会议室召开评估办人员工作会议。会议由时任学校校长李光耀主持,李校长宣读了学校《关于成立学校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李光耀担任,副组长由时任学校党委书记盖庆云和副校长陈骏骐担任,成员则为当时的各部门负责人,包括盖一峰、焉英杰、崔传宝、陶忠增、林德玉、姜学进、徐祝封、姜宏彦、姜崇湖等同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时任教务处处长陶忠增担任,副主任由时任附院副院长的宋传荣与办公室副主任耿少平担任,成员都是从各个部门抽调的人员,如方兆平、李长民、陈振武等同志,我当时在学生科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因评估涉及到对学生育人质量的评价考核,故也被抽调到评估办公室工作。

针对即将开始的学校评估工作,李校长发表了动员讲话,他指出,本次是省教委组织的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直接决定我校能否申报新的国家级重点中专,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途命运,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工作难度较大。他要求,评估办所有人员要深刻认识到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履行自己肩负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中把握好“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评估四原则,执行好“边评估、边优化、边提高、边巩固”的评估四方针,严守好“严肃认真、勤奋工作、一丝不苟、准确无误”的评估人员四守则,不断统一思想,强化学习,解决问题,拓展思路,推动工作。

陶处长和宋院长代表评估办人员表态发言,陶处长认为学校党委对本次评估高度重视,评估办人员肩负重任,一定尽职尽责,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评估工作。宋院长建议评估工作要落实责任制,并建议重点部门也成立相应的评估工作小组,以便对接工作,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良好工作局面。

作为一名初次参加评估工作的新人,自己心情兴奋而又忐忑,为能够参加学校重点工作发挥作用而欣喜,同时对于即将到来的陌生而艰难的评估工作倍感紧张,感到无从下手,担心无法完成工作而影响到评估进展。只能认真聆听,手中速记,希望加强学习,尽快适应工作。

会议在热烈的氛围和充分的讨论中结束,也标志着迎接评估工作的正式开始。

回顾早期评估

评估办成立伊始,学校开始了系统而周全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学校组织专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职责、业务素养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培训;另一方面,为了解我校发展脉络与参与教学评估的历史渊源,评估办主任陶忠增向全体成员讲述了我校参与各类评估的既往历史。自1995年来校工作,虽也曾听老同志提及过学校发展的零星往事,但全方位立体化了解学校发展历程,这还是头一次,我深深为学校辉煌的历史而震撼,自豪感油然而生。

1958年10月1日,我校在烟台市金沟寨正式建校。1961年2月,省卫生厅根据国家卫生部通知精神,确定学校为卫生部直接联系单位,1980年11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在1991至1992年的教育评估中,学校获得了山东省卫生类中专学校的总分第一名,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被推荐至国家教委参与评选“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3年,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省部级重点学校。1994年8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青岛召开了中医药学校达标建设交流会,会上推广我校“坚持改革抓内涵,建设达标促发展”的经验,并专程来我校进行现场参观和验收,同时批准我校为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第一个建设达标单位。更加振奋人心的是,同年8月22日,国家教委正式发文公布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8月8日,学校举行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学校挂牌仪式。

学校在评估中领时代风骚,走出了一串串靓丽的足迹,荣耀的背后,浸透着一代代中医药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火花。记得在评估进行过程中,工作之余,我曾走访了几位参与过前期评估的学校各部门领导和职工,听他们深情婉转地讲述过往评估工作,我校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评估工作中的感人形象,愈加鲜明和高大起来。

学校现任教务处处长苏培庆同志,他曾经参与过我校1991年至1992年重点中专评估工作,他曾撰写文章详尽地回忆了参与当时学校评估的情形与感受。

当时学校在全国中等中医药院校中,办学综合实力评分排名第一,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学校。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对我校厚爱有加,卫生部、省卫生厅和省中医管理局的领导经常到学校考察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学校理清发展思路,并在政策、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山东省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当时学校最出名的标志性成果是集几代人辛勤努力而建成的中药标本馆,其馆藏品种、数量和质量在涵盖本科院校在内的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位列第一,既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也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为评估加分增色不少。

由于评估要外出考察学习、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工作,交通不方便是当时一个主要困难,烟青一级路还没有动工兴建,更没有高速路和高铁,当时学校只有一辆白色的伏尔加轿车,外出办事非常麻烦。学校人员出差到济南,只能乘坐普通列车,晚上要走7—8个小时,能有个硬座就心满意足,很多时候是站在拥挤的旅客中第二天凌晨到达济南,条件艰苦、物质匮乏,评估办同志仍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评估工作。不止评估办人员如此,其他教职工也是如此,当时全校职工精神面貌好、干劲足,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干事业的氛围浓厚。在教学方面,任课教师每天晚上都到教室中辅导学生,为学生解疑释难。作为学校的老职工苏处长仍清晰地记得,在学生的整个晚自习中,每个教室总有好几个老师去辅导,有的时候,两三个老师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分别辅导学生,或者,一个老师刚走出教室,另一个老师马上又进来了,老师们戏称这是“尾巴咬尾巴,一个接一个”。 当时学校良好的风气和广大师生的忘我奉献、追求卓越的价值观,真的令人感动。

给评估专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校始终如一严格而规范的管理。教师方面,据老教师们回忆,1984年以前,不仅是学生,连老师在内均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当时学校全体教职工每天早晨要集体跑操,跑操路线是从现在的莱阳校区附院门口开始,老师们与学生一起排着整齐的队伍,伴随着早操的阳光,在响亮的口号声中跑到莱阳农学院西边的小河边,然后再返回出发地。八十年代后期,学校虽然不再统一要求和检查,但是所有的年轻老师,白天完成授课和管理等相关工作,仍然按时按点去办公室上班,当时没有电脑和手机,大家齐聚一室,或是学习研讨专业知识和教学法,或是集中或者独自准备下一阶段课程授课,白天上班如此,晚上也是如此,没有事情的老师也会自觉到教研室学习备课,中间穿插着去教室辅导学生功课,学生下晚自习时,老师们也随着学生一起回到自己宿舍休息,有的老师还会去操场,与学生一起慢跑或者打球,那个年代师生们生活虽然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但是规律有序安详而充实。担任班主任的老师,每天早晨都会陪伴学生一起跑操,课间操带领学生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我校学生的早操抓得紧、抓得严,队伍整齐、口号响亮,精神振奋,形成了学校良好的传统和校风,被莱阳民众评价为“军队水平”, 是莱阳市每天早晨的一大亮丽风景线,这个良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1991、1992年全国重点中专评估时,进校评估的专家组特意早起来观摩我校学生的早操。记得那天早晨,学生表现得特别出色,队列整齐,精神高昂,步伐有力,口号震天,真是给学校争了光。当时专家组成员纷纷竖起大拇指,有的专家说,看了你们学校学生的早操情况,就基本知道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的专家则表示,回单位后,要派人到你们学校学习取经,学习你们的早操管理经验。

评审团来的那天晚上,我和语文组吴国茂老师正在办公室学习备课,突然来了一位40多岁的男性,一问得知是评估专家组的一位成员,原来他是微服私访。他问了我们一些问题,我们俩根据自己所知,如实做了回答,当时这位领导很满意我们的回答,但也提出了他的疑惑:他说,你们学校地处县级市,离中心城市比较远,能受到的其他院校的影响较弱,所以,学生没有参照、没有借鉴,加之农村的生源比较多,学生比较听话,所以这种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效果不错,但是,如果你们学校在大城市,或者学生生源发生较大变化,估计这种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探讨。当时,我和吴国茂老师刚进学校两年,很年轻,听了他的话,没什么感受,也没有我们自己的观点,仅仅只是觉得这个专家思维缜密、口才语言表达清晰。现在回过头再看这段历史,那种严格管理的风格已经渗入到学校历史积淀中,代代相传,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苏培庆处长讲述了上面几件事情后,又接着回顾了1993年全国重点中专评估的几件事情。

为了迎接1993年的评估工作,学1991年就着手开始准备工作。当时,我在党委办公室当秘书,党办主任是林德玉,纪委副书记兼党办副主任是焉英杰。学校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党委书记丛源滋主持,校长马学臣作了动员讲话。在会议上学校成立了“评估办公室”,由陶忠增担任办公室主任,牵头负责本次评估的具体组织领导、协调发动、设计安排、材料收集整合、评估报告撰写等工作。评估办的成员还有徐传庚、李新民、万金淼等同志。当时的评估指标中,党务工作占得比重较大,党委办公室负责党务材料的整理。林德玉、焉英杰两位同志非常重视这次评估工作,他们注重研究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敢于坚持原则、办事雷厉风行,讲效率。要求我做到指标中要求的材料必须提供、评估办要求的材料必须提供。同时,他们两个人也身体力行,和我一起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加班加点,收集、补充材料。有的时候,为了整理材料,几乎没有按时吃过饭,中午1点钟或者晚上11点钟才回家吃饭。林德玉主任的胃不好,我亲眼见到,他常常忍着胃疼坚持工作,痛苦神态在脸上表现出来,喝口热水或者吃一片药,再坚持工作。纪委副书记焉英杰血压一直较高,仗着当时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他对身体中一些不适症状不当回事,他写作和组织材料的效率比较高,我亲眼所见,他将一大摞评估需要的纪检方面的材料,连续几个通宵加班整理完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新民老师。当时李老师三十来岁,身强力壮、精力旺盛,工作能力强,办事扎实、认真、有效率。李老师的脾气也很好,不急不躁,口才好,能用幽默的语言来解答和阐述问题,人缘也好,大家比较认可他。记得那时他天天靠在评估办,周末、节假日也很少休息。“评估办”的墙上张贴着李老师手写的评估指标体系一览表以及进度标示图,写得很详细,至少写到了第三级指标。当时还没有“写真”“喷绘”等技术,只能靠人工手写、手画。他当时的工作分工就是到各部门收集材料,“评估办”设在当时的行政办公楼(现在莱阳校区的北院,附属医院楼北边第一座楼)的四层,我们党委办公室与二楼楼梯口相对。所以,天天能看到李老师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风风火火,提着个人造革的旧提包,骑着辆旧的大金鹿自行车,到处催要材料。我校在各项评估工作中之所以能取得突出的成就,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了解完学校各类教学评估的历程之后,面对党和国家授予学校的各项荣誉,我们心中既倍感自豪,又顿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历史的责任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必须像前辈一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开创性的工作,把评估工作做好,决不能因为我们一点问题和不足,导致评估失败,给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参与评估工作

在责任与懵懂、激情与忐忑中我开始了自己的评估历程,从1999年7月5日正式开始,到10月24日结束,历时112天。其间我把青春、汗水、精力都全心全意的投身于评估工作中,这段经历也成了我人生当中难以忘怀的记忆。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或许已经模糊,但是一些细节永远不会遗忘,下面就从几个关键词,来追忆参与评估的那段岁月,这几个关键词是“炎热”“加班”“协力”“标准”“精神”“关怀”“硕果”等。

“炎热”是贯穿我们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词。评估办公室当时在学校莱阳校区图书综合楼的三楼,我们七位同志集中在一间南北走向的大办公室进行办公。那年的夏天异常炎热,地面散发着滚滚的热浪,仿佛要燃烧一样。办公室就如一个大的火炉一样,让我们接受热火般的锤炼,虽有几台风扇,仍是无济于事。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俯下身子,积极投入到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评估办主任陶忠增在评估日记中多处对天气情况进行过记录,如7月27日,赫然醒目的是“天气炎热,继续工作”,当时也没有空调,就是电风扇嗡嗡作响,卷起一团团温热窒息的空气向身体袭来,身上又湿又粘,甚是难受。如7月29日,“持续高温”,为了迎接包文辉副厅长视察工作,全校师生挥汗如雨,整理卫生。7月30日,“高温不降,整理材料,清扫卫生”。7月31日,“今天天气阴,暑热减退”。工作笔记本上对于气温变化的清晰记录,除了昭示工作的认真周全之外,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当时天气酷暑难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以遗忘的印象。我的这种感受在学校当年的工作总结中得到了印证,学校办公室的同志用包含感情的文字来描述当时评估办公室的同志们的工作状态,总结中写到,“评估办的同志们牺牲了整个暑假的休息时间,战高温、斗酷暑,搜集材料,整理条目,查缺补漏,一丝不苟”。

“加班”是整个评估时期的高频词。或许是天气的炎热带动了人们似火的工作激情,评估办的同志面临着关系到学校发展前途命运的评估大事时,倍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于是加班变成了常态。今天我们再翻阅起陶主任和评估办成员陈振武老师的工作笔记时,“加班”一词是最频繁出现的词汇。当时评估办成员的生活中就只有一件事情——评估工作。大家根本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周六周日全部要投入到工作中,即使在暑假和“十一”等节假日中也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陶主任在笔记本上记录几次加班的情况,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7月10日,周六,当大家都在休息时,评估办公室人员仍然全体加班,准备社会调查表格和材料等”。8月7日、8月8日工作记录中记述到,“评估办同志自放假以来,第一次休息。”学校已经开启暑假模式,但是不仅评估办同志没有休息,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也没有休息,“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档案室工作人员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加班加点,提供材料,献计献策,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完成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整个暑假期间,比起平时更加忙碌,平时尚能偶尔在周六周日休息,假期中间干脆就没有了双休日的概念,一变而成全周无休了。如8月21日周六,“评估办召开全体会议,总结前段工作情况,布置下段工作,要求各位同志树立时间观念,抓紧工作,按期完成工作任务”。8月22日周日,“评估办今天休息,但耿少平、陶忠增仍然加班半天”。8月28日周六,“继续加班工作”。8月29日周日,“其他同志继续工作,陶忠增上午在教务处组织发放教材,下午与刘春波重校教学大纲”。8月30日周一,“新学期开学,继续工作”。一个假期在忙碌有序中结束,新学期开始,学校的评估工作进行到冲刺阶段,评估办的同志和全校职工更加忙碌。 9月29日周三,“今天学校开始国庆节放假共5天,评估办继续加班工作”。10月7日,“评估办晚上加班至9时,整理自评报告,宋传荣乘晚车去济南报自评报告”。简单平淡的记述,不亲历现场的人是不会体验到,学校领导和评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中,大家神态虽略带疲惫,嗓音略显嘶哑,但是仍然热烈的讨论,议定问题的解决举措,用心地整理材料。会议刚刚结束,宋院长立即赶往莱阳火车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现在回想那段经历,没有学校这么多领导和老师的忘我奉献和不计较报酬地加班工作,就不会有我校评估工作的高水平通过。中医药高专人艰苦跋涉、风雨兼程、勇攀高峰的良好作风和磐石般坚定的意志品质,就是这样经过岁月的洗礼,一代代积淀而成。

“协力”是评估工作中最令人忘怀的词汇。“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评估工作仅仅靠评估办工作人员努力奋斗远远不够,更需要全校职工的“协力”合作。评估办作为一个临时性的职能部门,负责拟定学校迎评促建方案的制定工作,做好评估各项工作的具体组织和推动工作,各个部门和教职工的“协力”配合,成为完成评估工作的关键。在当时的环境下,全体职工令人感动地做到了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克艰攻难、走向成功。学校党委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时任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李光耀校长,多次主持召开了学校党委会、中层干部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讲形势、摆道理、明任务、提要求,通过各类会议和座谈,有效统一了全校职工思想,切实提高了对评估的理解和认识,使每位教职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意义,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人人评估,评估人人”不仅是张贴在学校的一个标语,而且内化成教职工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协力”工作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在评估办公室内部,虽然各有分工,但大家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对于这一点我感受十分深刻,评估后期,我因故请了几天假,当时我负责的一些工作,其他几个同志二话没说,直接替我处理,让我甚是感动。

现在回忆起来,我校职工发挥了1994年评估的良好作风,各部门、科室,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不少教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牺牲了休假探亲时间;不少教职工带病坚持工作,加班加点,体现了无私奉献精神和增创一流的集体主义观念。在我印象中,评估办布置的各部门材料收缴工作,基本不用我们过多催促,大家在时间期限内,早早就保质保量地送交过来。在陶主任的工作笔记中,更多的是各个部门的教职工前来送交材料的记录,仅仅撷取其中几条,7月21日,“于振考同志送来校园平面图”。7月31日,“团委郝炳金同志交来材料一条”。8月20日,“杨锡勇送交账册2本、微机使用记录10本、奖状3份”。正是由于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评估工作如期完成。为了迎接评估,各个部门、全体师生不仅整理上缴材料,还在本职范围内完成各项事务性工作。陶主任工作笔记中记录到,“7月29日、7月30日,全校布置整理卫生”,我校卫生工作是一个亮点,卫生工作十分细致,连校园路面水泥缝中的泥土都要抠出来。而学生宿舍更是形成了一大品牌,有来校参观的部队领导,惊奇地发现,认为比军营的都好。我们打开一个宿舍,统一的军事化标准,整洁清爽,被褥统一叠成豆腐块,横平竖直,床下两个脸盆扣在一起,打开一看,脸盆中的所有牙刷把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标准”是最显示评估工作规范化的词汇。在漫长的评估历程中,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馆藏书量、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建设、后勤管理等诸多领域。如何整合资源、完成评估条目要求,是评估成败的关键,学校领导和评估办公室成员,以“标准”这一关键词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举措。评估工作要围绕评估指标和要求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要围绕标准力求做到促动工作优化、提高与巩固,要围绕标准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了围绕标准、提升工作水平和层次完成评估工作,学校领导多次召开评估办公室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工作;评估办公室也定期召开内部工作会议,李校长多次参加会议,现场指导并拍板解决具体实际问题。7月5日上午,评估办公室正式工作第一天,学校就安排刘春波主任传达省评估办培训班的会议精神,其核心内容就是学校办学各个要素按照评估标准进行,对照标准,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内涵发展。因此,在收集和整理评估材料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学习持续了一天时间,评估办同志对评估的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奠定了下一步开展工作基础。7月6日,在陶主任的主持之下,根据评估方案的要求,以庖丁解牛的方式对评估工作进行分解,细化指标,进行科学梳理和分类。7月7日、8日两天时间,学校召开评估领导小组和评估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主要议题是全体讨论分解的指标与细化的条目,提出相关问题,明晰工作标准,并且把指标分解到评估办7位同志身上,实行工作的责任制,每位同志各有分工,明确要求,限定时间,严抓落实。7月9日,做完前期准备工作之后,评估办公室向各个部门下达准备材料的通知单,详细列出材料内容、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评估工作在力求“标准化”的原则下走出了实质性一步。

为了实现评估工作“标准化”的目标,评估办对于材料的收集整理提出了科学规范的要求,对于材料格式提出统一标准,材料分类整理后,要有规范的目录,盛装材料的档案袋首页都要有标准的说明。此外,评估办各位同志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向各个部门、科室收集材料,对于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材料,都要退回原单位进行重新整理。记得我当时负责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统计证明工作,其中一项佐证材料是总务处基建科同志绘制的学校校园平面示意图。时任基建科科长于振考同志,是业务精熟的老基建,态度谦虚和蔼,对工作执着认真,在学校享有很高威信,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同志的安排十分重视支持。于老是书法和绘图大家,他用手绘制的学校示意图,简直就是印刷版一样,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是绘图作业的一个佳作精品,完全可以当做一件艺术品加以欣赏。由于评估的要求,校园平面示意图完成之后,又进行了两次大改,于科长毫不厌烦,每次都是从新开始,精心绘制,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自己对待学校的感情,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评估办的同志更是以科学规范标准进行工作,陶主任每天都记录一次工作日记,总结工作,考虑安排第二天工作,从1999年7月2日开始,风雨无阻,一直记录到10月27日。陈振武老师也在撰写自己工作日志,32开的小本上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当天的工作,上面有会议记录,有学校工作的资料和数据,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俊秀的行楷字体浸润了对于工作的尽心和对于学校的热爱之情。

在评估结束之后将近20年的今天,我重新翻开这两本有着红色和灰色封皮的笔记本,心情依然十分激动。这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体,都见证过一个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代表着一段一段难忘的历史,所有的一切昭示我心目中学校的“精神”所在,那就是忘我奉献、不畏艰险、砥砺进取、勇立潮头的一种评估精神。

“关怀”是学校评估中工作最让人感到温暖的词汇。评估工作我们不是单独在战斗,我们还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尤其是省中医局领导的大力“关怀”。上级领导多次前来学校现场听取汇报、指导学校评估工作开展。7月30日,时任卫生厅厅长包文辉同志来校考察指导工作,对评估工作提出具体要求。9月25日至26日,省中医局局长张心宝同志、省卫生学校李春华同志、省中医局乞蔚国同志来校指导评估工作。张心宝局长对学校前期评估准备工作高度肯定,向学校参与评估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卫生厅、中医局十分关心学校发展,要继续确保学校重点发展,走在全国同类型学校的前列。并指出这次中医局来学校的目的就是为评估工作把脉问诊、挑出毛病,要找出问题与差距,然后加以整改,力争高水平通过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他希望学校要反复自查,反复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务必做到创新。张局长讲完话之后,李光耀校长汇报了评估进展情况,并逐条汇报评估项目。9月26日,在听取了一天汇报之后,省卫生学校李春华校长进行了具体指导,首先讲析了国家关于重点中专评估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评估原则,阐述了对学校评估的总体印象,他认为学校总体改变很大,评估办工作扎实,效果好,他自身有信心学校通过全国重点中专的评估工作。随后,他对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过评估,还要高水平通过,这就需要按程序严格要求,要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上下功夫,继续完善工作。省里三位领导在学校停留了整整两天,不是走走形式,而是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起到了检查评估、督导提升的作用。

“硕果”是评估过程中最幸福的词汇。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充分的准备之后,金秋十月,学校终于迎来了收获“硕果”的时节,10月22日,省复评专家组来校复评检查,省中医局刘处长、乞蔚国科长到校参与复评。10月22日下午两点半,复评组孙校长一行四人在学校图书综合楼二楼党委会议室举行评估验收工作会议,先听取了李校长汇报,然后评估组专家立即着手查看评估材料。10月23日,专家在查阅材料的同时,分别召开了教职工和学生两个座谈会。10月24日,评估反馈会在二楼党委会议举行。孙校长代表专家组反馈了评估的意见,他指出学校主管厅局和学校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成效显著;评估工作群众发动很好,大家对评估认识很深,“人人评估,评估人人”观念深入人心,学校凝聚力很强;通过观看材料,感受更深,材料准备条理、完整、齐全,实事求是,能说明问题,能反映出学校校容校貌,彰显了领导的水平;学校评估条目要求投资大、见效快,达到了评估原则。孙校长认为学校通过评估完善了教学设施,试验开出率较高,实行校长负责制,工作开展较好,探索了后勤社会化服务,教学改革方式方法好,并注意国际合作。学校十分重视产教结合,使科学转化为生产力,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在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对以后学校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率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升,涌现出一大批省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孙校长最后从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中医管理局刘局长在讲话中介绍了省局对评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求学校按照专家提出的三条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使学校再上一个层次,发挥示范作用。最后李校长作了表态发言,对专家和省局领导的肯定支持表示感谢,认为专家三条建议提到点子上,要认真梳理落实,中专今后的出路,要通过改革,提高效益,探索中医药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最终,学校在全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取得了综合排序14名的好成绩。12月下旬,学校再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称号,并正式向教育部推荐我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0年5月31日,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专)。评估圆满结束了,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评估的成功可能只是学校辉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小片段,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很多人会忘却,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医药人永远不会忘记的评估工作中全校师生所彰显出的“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已融入到中医药高专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办学文化之中,激励和影响着我们在传承祖国医学瑰宝的历程中继续前进,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理念、培养具备医精德诚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而不懈奋斗。

 

 

分享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