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庆征文
徐寿长:山东省泰安中药学校的回忆
时间 : 2018-10-07 10:09:33

山东省泰安中药学校,坐落在泰安市古攀山路首岱宗坊处。岱宗坊是一座建筑在石基上四柱三门式石坊,建造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字。它具有标志、导向作用。泰山是圣山,早前,民间认为,人们进入岱宗坊,就标志着人们已下定决心向泰山老奶奶诚心膜拜,向玉皇顶南天门攀登的决心。岱宗坊南瞰岱庙,北仰王母池。

在石坊的后面,原为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的建筑,1959年山东省泰安中药学校就落户在这里。东与泰安煤矿学校相邻,西隔古攀山路与泰安林校相望。

学校依山而建,占地约6000平米,为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旧址,由下向上,从南向北分三阶, 最下一阶为教研室、实验室、卫生室、礼堂。中阶有学校办公室、总务科、图书室、教室。伙房有一条由大门通至礼堂的一条由鹅卵石铺成的通道,其两侧由扁竹作绿篱,非常整齐美观。第三阶为宿舍和仓库。作为科研机构,的确是好地方。基础施设和房屋建筑也是高水平的,但作为学校,规模太小,只招收4个班就已经人满为患。没有体育场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大概这也是与卫校合并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校长侯封晋,山西省人,在泰安药材公司任职同时兼任泰安中药学校校长。他不经常到学校去。他的讲话,人们似懂非懂,但对他是十分尊重。学校的日常领导工作由学校办公室秘书负责。

学校有教职工30余人,其中教职人员20多人,分属三个教研室,即普、基、专。专业课教师从济南省中医院、宏济堂大药房等单位的老药工借调任教。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药的炮制、鉴别,各种中成药的制作,可以说技术精湛。他们的示范作用、传承能力很强,保障了一定的教学质量。

学校招生情况:1959年8月招收初中毕业生89名,学制三年。1960年9月招生初中毕业生74名,学制三年。1961年6月并入泰安卫校。1962年8月在泰安卫校毕业。1963年8月在山东省莱阳中医药学校毕业。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医疗道德和作风,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根据本专业必须的文化知识、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毕业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药鉴别、处方调配和炮制、制剂工作。

教学组织:由校长领导下的教务处,对下属教研室(组)实行领导。下设有普通文化课教研室、中药基础课教研室、专业课教研室。实验室、标本室属相关教研组领导和管理,如中药标本室就属专业课教研组管理。

教学计划参照药剂士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设置,安排假期及毕业实习时间等。规定课程中,普通文化课有政、体、语、数、理;专业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中药、人体解剖、化学、药用植物;专业课包括中药鉴别、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调剂学等。

毕业实习规定为一学期(六个月),在山东省中医院、省立医院、二院、宏济堂大药房等安排,带教老师都是高年资有非富经验的老师指导,且有一套完整的实习计划,并有较严格的考核。因此,都能较好完成实习大纲。

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都已逐渐成长为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生产、中药教育的重要骨干或领导等。如冯秀坤(山东省中医药高专优秀教师)、王福传(烟台护校副校长)、刘立春(龙口药检所所长)、杨维华(海阳卫生局)。童保禄、李作燕、张桂英等一大批教学、医药工作骨干。

在我记忆中,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师生参加黄前水库劳动,另一件是师生运输白菜。

1960年5月,正是山花烂漫,板栗、核桃等果树开花飘香的季节,我们教职人员和全体学生参加了距泰安市60多里地的黄前乡,参与修建水库。那是一个较狭长的深沟,两边山坡陡峭,杂草丛生,伴生着百部、玉竹、丹参等药用植物和中药材。工地上红旗招展,机器轰鸣,劳动号子阵阵,完全是一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刚到现场,全体师生被这样的场面所感染,放下行李立即投入劳动中。我们的任务是从沟底向水库大坝运送土方和石块。缺少工具,我们就用麻袋背、肩膀扛。每天大约要工作10小时,有时晚上还要干到八、九点。一天下来,对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晚上,十几人住一间待拆除的房子,铺些柴草就是最好的床了。回来后,大家倒下就睡,谁要是睡晚了,只能把人们扒开一条缝倒下。几乎是人挤人、人压人,睡觉不能翻身,不能乱动。劳动强度大,生活由于受条件限制,一日三餐,只能喝玉米粥,吃窝头,啃咸菜,很少吃蔬菜,但同学中没有叫苦的,喊累的。十多天的劳动,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劳动热情和不怕吃苦的干劲。在我们离开工地时,受到水库指挥部领导的表扬和称道。

在粮食紧张时,我们带领学生一起度过难关。我们上山采野菜,如一种野绿豆的叶子可以蒸食,农民收过菠菜后将菠菜根留在土内,学校就发动学生刨挖用以充饥。学校还曾购买制糖后的甜菜渣掺入稀饭中。冬前到“山口”购买了一些白菜,发动学校师生运输。

1960年的11月,正是秋风萧瑟,树叶发黄的季节。为了贮藏些蔬菜过冬,学校在距泰安市约40里的山后村,购买了一批大白菜。但是,学校没有运输工具,既没有地排车、马车,更谈不上汽车了,只有几辆手扶独轮车。运输任务只有靠师生自力更生肩背、筐抬、小车推了。推小车也是个技术活,没有经验,还很难驾轻就熟,格外用力。我比学生们就大了几岁,驾驶一辆,装了约100多斤,有两个女同学扶在车子两侧。起初还好,当走了一半路程后,开始气喘嘘嘘,小车在公路上扭开了秧歌,从左边推倒右边,又从右边拐到左边。一路走来,停车休息了2—3次。快到学校时,公路有一段近30米,约20多度的斜坡。这时就更加困难了。就这段路停歇了约七八次。到学校后,饭也不想吃了。直到有同学喊我吃饭时,我才蹒跚地走向伙房。在这次运菜总结中表扬了劳动刻苦、护菜认真的学生,对运菜中因为饥饿私自抠了白菜心充饥的现象作了批评,那几个同学也作了自我批评。

1961年6月,学校由岱宗坊迁入黑龙潭附近的泰安卫生学校。对泰安卫校早有耳闻,李宝林校长办学有经验,管理有水平,教学质量较高,培养的学生在泰安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到校后证实名不虚传。

泰安卫校坐落在泰山环山公路的两端,黑龙潭水库、大众桥边,与黑龙潭疗养院毗邻。院内树荫蔽天,流水潺潺,微风习习,真是讲学和读书的好地方。

合并仍然保留各校的行政编制、教学组织、学生专业班级,按照原教学计划实施。我们四人中有郭健秋、曲衍海,还有一个实验管理员属中药教研室,根据需要还聘请有关课的教师在本组工作。本组的学术空气很高,经常不具形式地开展学术讨论、教学方法的争论。

大家生活上互相帮助,也很有兴趣。夏天雨多潮湿,“松莪”满地时,早晨带上布袋上山采集。曲老师老家是文登山区,对这样的环境非常熟悉,对松莪习性也明白。他眼疾手快,不一会就能采摘一大布袋。带回后,大家一起食用,但一次食量不能多,以免造成不适。

到卫校后生活上有些改善,如职工伙房增加了牛奶,这是在一般条件下所不能办到的。我与张忠田老师是好朋友,每逢星期日,我们就上山去割青草送到太前大队奶牛场。老张办什么事都是那么认真,他身体壮实,性格坚韧,每次都比我割的多,从山上背到山下,从不叫苦,从不言累,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尤其是我们一起到泰安农学院学习时,同住一间宿舍,他学“马列”,我读“植物”,他每天晚上都学习到12点左右,我却没有那种毅力,不到10点就打瞌睡,上床。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真应了唐代诗人李商隐《乐游原》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并校后就是一个大家庭,中药专业的学生到了一个新环境,都有新奇感。学生们学习努力,上山采药遵守纪律,尊敬老师,两校学生团结亲密,从无歧视对方的举动。有趣的是,护士专业的学生称呼中药专业的学生为“老中药”,中药专业的同学则称呼护士专业的学生为“小护士”。这种称呼没有贬低、歧视的意思。“小护士”是蹦蹦跳跳,能唱会跳,非常活泼的性格。“老中药”则是朴素老成的表现。

1962年8月,由张忠田老师带领部分学生和少量教学用品来到了莱阳中医药学校。先后8位原中药学校教职工陆续到校:张风翔(教务主任)、姜言仪(会计)、张忠田、郭健秋、曲衍海、徐寿长(教师)、郭陆春、翟助丰(炊事员),开始了山东莱阳中医药学校新的生活。

分享到:

推荐